職位分析作為獵頭的基礎性工作,在實踐中形成了系統的方法論。
由于各種方法的邏輯側重點不同,按照分類歸納的原則,大致整理為三大類,即通用類的職位分析方法、以人為基礎的系統性方法和以工作為基礎的系統性方法。將通用類6大方法基本概念、適用情況和優缺點梳理如下:

訪談法
顧名思義,訪談法是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指的是職位分析工作者就某一項工作面對面的詢問任職者及其主管、專家等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
可以對工作任職者的工作態度和動機等進行深層次的了解,適用于所有的工作,在中高層管理職位的實施中效果顯著。
優點:
1.應用面極廣,能夠簡單迅速地收集多方面的職位分析資料;
2.能夠及時的對訪談問題進行解釋和引導,避免因雙方理解偏差而導致信息不準確;
3.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正訪談提綱中的信息缺陷;
4.能夠及時對獲取信息進行現場確認;
5.對于職位分析存在抵觸情緒的人,能夠通過職位分析工作者的溝通、引導,保證其盡可能有效的參與。
6.能夠深入廣泛的探討與工作相關的信息;
缺點:
1.需要專門的技巧,需要受過專門訓練的職位分析工作者;
2.易受到任職者個人因素的影響,導致信息失真;
3.訪談用時一般較長,對于任職者的正常工作具有一定影響;
4.任職者的自利行為或不誠實行為將會極大的影響信度;工作量較大,費時費力,成本高。
觀察法
觀察法指職位分析人員直接到工作現場,對某些特定的工作活動進行觀察,收集、記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間的相互聯系、人與工作的關系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信息,并用文字或圖表形式記錄下來,然后進行分析和歸納總結的方法。
現察法的主要作用在于觀察、記錄、核實工作負荷、工作條件并觀察、記錄、分析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處。
適用于大量的、周期性重復性較強的工作,要求觀察者有足夠的實際操作經驗。
缺點:時間長,即在通常情況下,數據轉換所需時間是觀察實施過程的兩倍左右。因此,同等規模的職位分析采用觀察法所需的時間要遠遠多于采用訪談法、問卷法的耗時。成本高,即觀察法的成本與其耗時是相對應的。觀察法對觀察分析師的技能要求很高。其選聘和培訓成本占總現本的比重最大。通常觀察分析師應由外部專業人土擔任,其費用成本相對較高:若從組織內部培訓觀察分析師,培訓時間相對較長,而且其“內部人”的身份,往往會影響職位分析的效果。難度高,即由于觀察法耗時耗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使用頻率相對較低,因此其可以參照的案例、流程、經驗相對較少,給觀察法的操作帶來極大的不便。無論是直接采用非結構性的觀察法還是收集或開發出結構化的觀察方法,大量的數據都會加大分析整理數據的難度。任職資格方面的信息難以收集,即在任職者和組織其他成員看來,觀察法必然帶有分析師主觀評價成分,因此在受到觀察的壓力下,他們往往會表現出超常的工作績效,甚至從事職貴外的工作,“展示”出錯誤信息,由此造成職位分析的“失真”。不適用于腦力勞動為主的工作和緊急情況的間歇性工作。
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是要求任職者本人按工作日志的形式,詳細地記錄自己在特定工作周期內(通常為一個工作日)的工作內容、時間消耗,以及責任、權利、人際關系、工作負荷、感受等,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以實現職位分析的目的。其主要用途是作為原始工作信息搜集方法,為其他職位分析方法提供信息支持,特別是在缺乏工作文獻時,日志法的優勢尤為明顯。
優點:成本低、所需費用較少;對分析高水平與復雜的工作,顯得比較經濟有效。
缺點:無法對日志的填寫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和任職者一般都有夸大自己的工作量和難度的傾向,所以任職者填寫的活動詳細化程度可能會與預期有差異,也會影響日志的真實性。任職者可能不會按照規定的填寫時間及時填寫工作日志,導致事后填寫的信息不完整甚至“創造”工作活動。需要占用任職者足夠的填寫時間,職位的部分任務發生頻率低,但是影響重大,是本工作的核心職能,在日志法中,有可能因在填寫的時間區間內沒有發生,而導致重要信息的缺失。適用范圍較小,只適用于工作循環周期較短、工作狀態穩定無大起伏的職位。信息整理的工作量大,歸納工作繁瑣。
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是一項經濟且有效的信息搜集方法,它是指通過對與工作相關的現有文獻進行系統性地分析來獲取工作信息。由于它是對現有資料的分析提煉、總結加工,通過文獻分析法無法彌補原有資料的空缺,也無法驗證原有描述的真偽,因此文獻分析法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編制任務清單初稿等。
優點:分析成本較低,工作效率高;能夠為進一步職位分析提供基礎資料和信息。
缺點:收集到的文獻信息可能不夠全面,尤其是小型企業或管理落后的企業往往無法收集到有效、即時的信息;一般不能單獨使用,需要與其他職位分析方法結合使用。
主題專家會議法
該方法是指熟悉目標職位的組織內部人員和外部人員就目標職位的相關信息展開討論,收集數據,驗證并確認分析結果。主題專家會議的成員包括內部成員和外部成員,內部成員主要指任職者、直接上級、曾經任職者、內部客戶、其他熟悉目標職位的人,外部成員主要指咨詢專家、外部客戶、其他組織標桿職位任職者。
優點:操作簡單,成本低,適合各類組織開展;可運用于職位分析的各個環節,具備多方溝通協調的功能,有利于職位分析結果最大限度得到組織的認同及后期推廣。
缺點:結構化程度低,缺乏客觀性;受到與會專家知識水平及其工作背景的制約。
問卷法
該方法以書面的形式,通過任職者或其他職位相關人員單方信息傳遞來實現的職位信息收集方式,是由相關人員事先設計出一套職位分析的問卷,然后由承擔工作的員工來填寫問卷,也可由職位分析人員來填寫,最后再將同卷加以歸納分析,做好詳細記錄,并據此寫出工作職務描述。在實踐中,職位分析專家開發出大量的不同形式、不同導向的問卷,以滿足職位分析不同的需要。問卷法收集信息完整、系統,操作簡單、經濟,可在事先建立的分析模型指導下展開,因此幾乎所有的結構化職位分析方法在信息收集階段均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
優點:節省時間,可以在短時間內從眾多任職者那里收集所需的信息資料;費用低,速度快,可在生產和工作時間之外填寫,不影響正常工作;調查范圍廣、樣本量大,可用于多種目的、多種用途的職位分析;調查的資源可以量化,由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比較適用收集管理職位的工作信息。
缺點:對問卷編制的技術要求較高,設計理想的問卷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大;在使用問卷之前,應進行測試,以了解任職者對問卷所提問題的理解程度,否則不同任職者因對問卷中同樣問題理解的差異,會產生信息資料的誤差,進而偏離職位分析的目標。如果為了避免誤解,需要職位分析人員親自解釋和說明,這就降低了工作效率;問卷的回收率通常偏低;不適合對文字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差的人進行問卷調查。